登录 注册
  • 首页
  • 公告与新闻
    • 公司新闻
    • 行业资讯
    • 每日行情
    • 交易通知
  • 交易模式
    • 拼单集采
    • 预售交易
    • 挂牌交易
    • 竞价交易
  • 业务规则
    • 政策法规
    • 业务规则
  • 交易行情
    • 交易信息
  • 入市指引
    • 入市指引
  • 招标与询价
    • 询价信息
    • 招标信息
  • 下载专区
    • 文件下载
    • 客户端下载
  • 智慧溯源
    • 智慧溯源
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公司简介
    • 企业愿景
    • 公司资质
    • 版权声明
    • 隐私政策
  • 云监控
    • 云监控
公告与新闻
公司新闻
行业资讯
每日行情
交易通知
行业资讯
中国中药协会发布团体标准《中药追溯数据集》
2025-08-28

8月20日,中国中药协会发布团体标准《中药追溯数据集》,旨在统一中药质量追溯数据标准,覆盖中药材、中药饮片、中药配方颗粒、中成药、中药提取物五大类产品全生命周期,为中药追溯系统建设、数据共享与整合提供技术支撑,进一步夯实中药质量安全管理基础。

该标准核心围绕“来源可追、去向可查、责任可究”的追溯目标,将中药追溯数据集按产品类别划分为五大子集,每个子集均明确了从生产到流通的关键数据项要求:

中药材追溯数据子集:聚焦种植源头,涵盖种源(含物种鉴定证书、种源产地GPS坐标等)、种植基地(海拔、土壤PH值、年降水量等环境数据)、种植管理(投入品登记证号、农事过程照片)、采收(采收部位、生长年限)、初加工(干燥方式、加工设备编码)、质量检验(药典标准依据、质检报告)等6大维度,其中种源基原、基地GPS坐标、采收批号等23项数据为必选项,确保中药材源头信息可追溯。

中药饮片/配方颗粒/中成药追溯数据子集:统一规范三类产品的追溯数据要求,包括物料采购(供应商资质、原料产地)、生产过程(投料量、中间体批号)、包装标识(追溯码、储存条件)、质量检测(检验报告编号、放行日期)、仓储(仓库温湿度记录)、销售(客户经营许可证号)、运输(物流单号及温湿度)7大环节,例如中药饮片生产需明确净制、切制等生产方式,配方颗粒需记录提取、喷雾干燥等工艺参数,中成药则需完善成药生产全流程批次关联。

中药提取物追溯数据子集:单独细化提取物追溯要求,从原材料采购(含农残、重金属检测数据)、仓储管理(温湿度实时监控、光照条件记录)、提取生产(溶剂浓度、温度压力曲线)、成品质量控制(HPLC有效成分检测、微生物限度)、包装标识(相容性测试报告)、流通销售(终端扫码记录)到召回溯源(批次反向追踪、销毁记录),形成7大模块闭环管理,特别要求提取物需记录原材料与成品批次的绑定关系,确保生产链条可追溯。

标准特别对数据元属性进行了详细界定,包括数据元名称、定义、类型、格式、计量单位、值域、约束条件及示例数据,为企业数据采集提供清晰指引。例如在数据类型上,将种源图片、质检报告等定为二进制类型,要求支持JPG格式且单张图片不超过3MB;日期型数据需符合GB/T 7408.1-2023标准,采用“YYYY-MM-DD”格式;数值型数据明确精度要求,如土壤有机质含量需保留2位小数,单位为百分比。

同时,标准严格引用GB/T 31774-2015《中药编码规则及编码》、T/CATCM 005-2024《中药追溯体系实施规范》等现行标准,确保数据规范的兼容性与统一性。以中药材种植为例,种源基原需同时标注植物中文名称与拉丁学名(如“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Thunb.”),土壤类型需从“砂质土、黏质土、壤土”三类中选择,避免数据格式混乱导致的追溯断层。

该标准的制定背景源于当前中药追溯系统建设中“数据标准不统一、共享难度大”的行业痛点。此前不同企业、地区的追溯平台数据格式各异,导致跨平台数据整合困难,无法形成全国统一的追溯网络。此次《中药追溯数据集》的出台,将为中药企业搭建追溯系统提供“数据字典”,推动不同追溯平台实现数据互通,同时为监管部门开展合规风险评估提供标准化数据支撑。


版权声明 企业愿景 公司资质 隐私政策
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、Microsoft Edge浏览器的最新版本
2025安徽省亳州中医药集团 版权所有 ICP证:皖ICP备2022012757号-6
皖公网安备3416020200464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