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发布《医疗机构鲜药管理规范》团体标准(T/GDACM0159-2025),对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
鲜药是中医药传统用药的重要形式,其具有药效迅速、活性成分保留完整等独特优势,在临床诊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。尤其在岭南地区,“鲜药鲜用”的诊疗特色深受医患信赖。然而,长期以来,鲜药因易腐坏、难贮存等问题,在采收、加工、贮藏及临床应用环节缺乏统一标准,严重制约了其临床推广与疗效发挥。
此次发布的《医疗机构鲜药管理规范》全面融合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,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可操作、可落地技术指南。值得一提的是,标准中对鲜药采收加工、贮藏保鲜、临床应用、质量控制等全流程进行了系统且细致的规范,不仅解决了鲜药易腐、难保存的行业难题,更是通过科学化、标准化的管理,有效提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标准实施后,将从多维度促进鲜药在医疗机构中的规范应用,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,为市民打造更多元化的中医药诊疗体验。同时,也为中医药标准化、国际化提供重要依据,此外,标准还将发挥辐射作用,带动鲜药种植、加工、物流等全产业链“一体化”发展,为中医药全面高质量发展续上强效“引擎”。
据悉,该标准由深圳市宝安中医院(集团)牵头,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、广东省中药研究所等10余家单位共同制定。
声 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联系电话:0558-5589265